按照中国文明网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要求,现将拟向中国文明网推荐2022年4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及事迹材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从2022年11月15日起至11月19日止,广大干部群众对拟推荐对象如有异议,可通过电话方式于2022年11月19日之前向甘肃省文明办反映。联系电话:0931—8928862,15682781421。
甘肃省文明办
2022年11月15日
2022年4季度“中国好人榜”甘肃省候选人名单
周 玮 助人为乐 宣传无偿遗体器官捐献 6年推动登记志愿者3万余人
王 荣 敬业奉献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孤残儿童的爱心妈妈
何桂兰 孝老爱亲 公路人女驾驶员十年如一日用爱营造家的港湾
张忠福 敬业奉献 用青春谱写农业丰收之歌
陈玉忠 见义勇为 38年党龄司机退伍不褪色 不顾安危救起溺水者
康永文 诚实守信 七旬好夫妇悉心抚育“弃婴”22年
李余元 孝老爱亲 对老人尽孝心 给儿女做榜样
魏万强 孝老爱亲 侄子20余载托起二伯的晚年幸福生活
李晓梅 孝老爱亲 好儿媳照顾患病公婆38年 真情谱就孝善赞歌
赵彦云 见义勇为 大爱无疆域 爱心播火种
张玉宝 见义勇为 六旬老人勇救6岁落水儿童,谱写人间大爱
阿斯哈尔 敬业奉献 20余载初心不改 守护牧业一线牲畜“生命线”
2022年4季度“中国好人榜”甘肃省候选人事迹简介
1.周玮
周玮,男,汉族,48岁,兰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应急保障车队队长、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副队长。
2015年,周玮组建了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主要负责“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宣传活动。5年间,他带领志愿者在兰州市的29个街道和67个社区开展宣传活动86场,向市民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相关法律法规176300余人次。截至目前,在他的努力下,甘肃省登记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人数已经从2015年28人增长到3万余人,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一,该团队和项目也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项目”。2018年10月16日,在他44岁生日当天,周玮和他的家人郑重地签署了无偿捐献器官遗体捐献意向协议。2021年10月,受疫情影响,兰州市医疗临床用血保障形势严峻,周玮组织了40余人的献血队伍,共计献血13400毫升,为疫情期间血液安全供应作出了积极贡献。
2.何桂兰
何桂兰,女,汉族,197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省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的一名驾驶员。
面对家庭连续的变故,何桂兰毅然承担起家庭的重任,用她公路人的坚守,为家庭护航,真情诠释孝老爱亲的真谛。2014年,何桂兰公公去世后,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她把74岁的婆婆接到身边悉心照料,日夜守候在老人身边,变着花样做一日三餐,只为婆婆吃到可口的饭菜,她每天为婆婆洗脸梳头、洗脚捏腿、接大小便,耐心细心,从无怨言。2015年,她的丈夫因工受伤,伤残四级,丧失劳动能力。何桂兰精心照看受伤的丈夫,一边帮助丈夫手术治疗,一边为丈夫加油鼓励,七年间,她每天坚持为丈夫按摩、热敷、拉伸,想尽一切办法打听购买有助治疗的医疗器械,耐心安慰丈夫,陪伴他坚持长期康复治疗。为了让丈夫安心康复,她把老人和孩子都照顾的妥妥当当。经历了生活的艰难,何桂兰依然愿意乐观面对生活,是“孝老爱亲”的典范。
3.张忠福
张忠福,男,汉族,1969年1月生,中共党员,推广研究员,现任山丹县种子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20多年来,他心系农业、服务农民,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农村大地,用过硬的专业知识服务农业,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农民的希望,用自己的青春为山丹农业谱写了一曲曲“丰收”之歌,被山丹农民亲切的称为“农业110”。他常年扎根于农村,把农田当作工作间,把农业丰产丰收作为价值追求。农忙时节,他的电话常是响个不停,面对农民的各种问题,他总是耐心细致的解答或亲临现场指导。他利用各种机会开展科技普及活动,主动到农民群众中去,热心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他先后参与“吨粮田”“双千田”“383”粮食增产工程、地膜工程、砂田西瓜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二代日光温室研制与大面积推广、粮油高产创建、高效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农业项目,累计引进示范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25个,新技术23项(次),发明新型实用专利10项,发表论文20篇;特别是近3年来,他引进藜麦新品种6个、马铃薯主粮化新品种21个、油菜新品种10个、新肥料17种、降解膜13种、无人植?;?架、硒肥等开展试验研究40多项次,推动农业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新机具推广应用取得新突破。2015年被省农牧厅评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2017年被张掖市委组织部评为“张掖市拔尖人才”,2020年张掖市委、市政府评为“第六届张掖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4.陈玉忠
陈玉忠,男,汉族,现年54岁,中共党员,现为兰州西机务段天水运用车间汽车司机。
2022年5月22日上午六点,陈玉忠沿翠湖公园行走时发现有人溺水,他拿起旁边的救生衣一跃而下,在3米多深的湖水中凭借坚强的意志力游到湖水中央,迅速将救生圈套在落水女子身上,拖着溺水女子艰难游到岸边,最终被警务人员的救援绳索拉拽上岸。陈玉忠在1985年至1987年老山自卫反击战中“火线”入党,有着38年的党龄。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荣获“钢铁战士”等荣誉称号,工作期间,获兰州西机务段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被评为第二季度“天水好人”。
5.康永文
男,汉族,1952年9月生初中文化程度,群众,市建公司退休职工,金川区桂林路街道宝星里社区居民。
2000年,下岗失业后的康永文夫妇受托照顾一个未满三个月的女婴,孩子的父亲原本承诺按月支付生活费和寄养费,却竟然一走了之,杳无音信。被托付的女婴体弱多病,从未吃过母乳,需要细心照料抚养,自己的一对儿女也正处在长身体的年龄,大量的生活开支使康永文一家的生活不堪重负。但是看着幼小而无辜的婴儿,康永文夫妇毅然决定把孩子抚养成人。22年来,夫妇俩坚守承诺,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悉心呵护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孩子,用善良和爱心谱写了一曲人间最美的乐章。先后获得2018年度“甘肃好人榜”好人、2018年度“金昌好人榜”好人、第七届金昌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6.李余元
李余元,男,汉族,出生于1962年10月,永昌县城关镇昌宁苑社区居民。
李余元是一个患有听力二级残疾的残疾人,1995年,35岁的李余元作为上门女婿走进妻子王小红的家后,就担负起了照顾智力残疾的妻子、因中风全身瘫痪的岳父及年迈多病的岳母的责任,他是邻里乡亲公认的好女婿、好丈夫,是女儿心中的好父亲。25年来,在他的细心照顾下,家庭和睦幸福,孩子健康成长,他用爱和责任担当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用真情演绎出无数感人肺腑的博爱之曲。荣获2018年度“金昌好人榜”好人。
7.魏万强
魏万强,男,汉族,甘肃榆中人,1970年4月出生,榆中县园子岔乡柏木村上沟社村民。
用爱生动诠释“百善孝为先”。1943年出生的魏孔恒是魏万强的二伯,2000年伯母过世后,魏万强将二伯和妹妹接回家照顾,原本的六口之家变成了八口之家。魏万强将家中的上房留给二伯住,他们一家则住在窑洞里。平日里,魏万强夫妻俩按时将一日三餐端到老人屋里,还时常给老人清洗衣物、晾晒被褥、陪着聊天……二伯家的妹妹出嫁时,魏万强夫妻俩给她置办了嫁妆,风风光光地办了婚礼,并继续将二伯留在家里赡养,这一照顾就是20多年。
用勤生动诠释“敬田得谷敬老得福”。近年来,勤奋务实的魏万强种起了百合,日子越过越好。“敬田得谷,敬老德福?!闭馐俏和蚯砍9以谧毂叩幕?。魏万强荣获2022年第三季度“兰州好人”、榆中县“孝老爱亲”十大道德模范称号。
8.李晓梅
李晓梅,女,汉族,1966年4月生,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余家坪组农民。
1964年,李晓梅结婚时,婆家奶奶年事已高,婆婆患宫颈肌瘤,公公是抑郁症,婆家弟妹正在上学,家庭重担完全落在了刚成家的小两口身上。迫于生计,丈夫外出务工,把一家老小和家里20亩地全都交给了李晓梅。儿子出生第3天,她就急着下地做饭,甚而外出饲喂牲畜。耕种收碾,都是她独自一人操持,但无论多忙,给老人们的一日三餐却从不敷衍。婆婆、公公都有病,经常大小便失禁,时常弄脏衣裤,她仔细清洗,从不埋怨。
她勤快善良,朴实厚道,乡邻们谁家有事,她都会热心帮忙,大家信赖她、敬重她,推举她为村里大棚蔬菜产业带头人,连续两届当选县人大代表,她积极履职尽责,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李晓梅用38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亲、奉养、侍疾、立身,她是孝顺懂事的儿媳,是贤惠体贴的妻子,是勤劳善良的母亲,也是值得乡邻们托付的“自家人”。
9.王荣
女,1972年6月生,金昌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
王荣负责福利院内年龄最小、残疾程度最重的孤残儿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坚守一种工作理念。她一直负责护理年龄最小、残疾程度最重的孩子,她将护理的10多个孤残孩子视为己出,悉心呵护,以爱心、用真切的关怀,用细心和耐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赖和依恋,成了一群特殊孩子眼中的“好妈妈”,用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了一片宁静和谐的晴空,为孤残儿童撑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在近10年的护理员职业生涯中,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一个个生命的奇迹。2017年荣获全省养老护理选拔赛个人三等奖。
10.阿斯哈尔
阿斯哈尔,男,哈萨克族,出生于1980年6月,中共党员,籍贯甘肃省阿克塞县,现为红柳湾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兽医师。
倚马策行二十载,凭足丈量万里川;牧烟起处留君影,牛羊不睦人不还。在畜牧战线上,他俯首躬行22载,在塞上草原,他每年巡回服务150天以上,防疫灭病36000余只,帮助牧民改良蓄群50群。他自己说,他离不开草原。22年,他默默坚守在没有硝烟在阵地上,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工作,与隐形的敌人瘟疫疾病展开着生死搏斗,用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技术保卫着畜牧业的健康和畜产品的卫生安全,他被群众亲切的称为“农牧民”的贴心人,畜牧业的“守护神”,“地方病”的土专家。他先后获得甘肃省农村优秀人才、甘肃省动物防疫先进工作者、阿克塞县县级学科技术带头人、阿克塞县县级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11.赵彦云
赵彦云,男,汉族,群众,生于1978年5月,白银市平川区卫生健康局红十字办公益性岗位人员。
2018年,他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给广东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是甘肃省迄今为止完成的第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是白银市的第二例。
赵彦云在一次献血的过程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后,善良的赵彦云就义不容辞的加入造血干细胞骨髓库。2017年9月的一天,赵彦云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2018年1月10日,在兰大二院的特殊病房里,他成功捐献160毫升造血干细胞。下午5时,检测确认赵彦云捐献的160毫升造血干细胞CD34、单个核细胞循环量足够挽救受捐者身体所需,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12.张玉宝
张玉宝,男,汉族,1966年7月生,甘肃第六建设集团金昌市项目部技术员。
2022年8月15日18时许,金昌市城郊一名6岁儿童在城郊与同伴玩耍时不慎落入西干渠水中,年近6旬的张玉宝正从此处走过,听到孩子的呼救声后,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渠中,顺利地抓住了落水孩子并将其头部托出水面,但在水流的巨大冲击下,两人在渠中被冲出500多米远,在精疲力尽的危急关头,张玉宝拼死抓住水面上的两根枯树干,在无力上岸的情况下,孩子大声呼救,终获三名路人相救,最终张玉宝和孩子成功脱险。张玉宝的见义勇为善举引发社会媒体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