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重阳,今又重阳。每到此时,社会便多了一些尊老敬老的宣传,各街道社区也会组织开展一些敬老活动,如到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组织老人登高郊游,为老人提供一些服务等,但活动越来越趋于形式化,给老人的感觉是热闹。只有这么一天,敬老只是节日里的一个花絮,节日过后,生活依然复归平静,让人不无遗憾。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赏菊登高之习俗,九九重阳更是寓意长久长寿,赋予了敬老和孝心的内涵。随着时代变迁,1988年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旨在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体现了国家对敬老养老的高度重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在以此为契机,强化对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宣传教育,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全社会敬老的良好风尚,让敬老成为一种常态,能够实实在在地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来健康做一些有益事情,而非是“来得慢、走得快”的节日一阵风。
在这个以“孝”为主题的传统节日里,理应大力弘扬尊老敬老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老敬老不能满足于说得好听、秀得好看,要真正付诸行动,贵在平时用心地让老年人得到真正的关爱,使老年人感受到真实的幸福。有的人喜欢把“孝”字挂嘴边,在社交媒体上花式秀孝顺,实际上在空闲之时宁可邀朋结伴、推杯换盏,也不愿意回家看看老人,这算不得“孝”,只称得上“伪孝”。尊老敬老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别把孝顺父母当作一项任务、一道作业,要把尊老敬老融入时间的长河,才能感悟一颗真诚的尊老敬老之心。
当今,敬老和孝亲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了在全社会形成敬老孝亲风气,国家文明委开展“孝老爱亲”模范评选,“常回家看看”已成为共识……我市实行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老年人享有居家养老服务等一系列敬老措施,这是全社会关爱老人的具体体现,应当发扬光大。
重阳佳节,让我们共饮菊花美酒,用心用情向所有老人道一声“节日快乐”。(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