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同城微信电话号码-400元3小时上门二维码,同城快餐500喝茶,51栖凤楼茶楼论坛最新消息

中国文明网加入收藏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让文明之花常开长盛
发表时间:2025-03-24   来源:嘉峪关文明网
打印    关闭

——嘉峪关市钢城街道东安社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钢城街道东安社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为共建和谐社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理论武装持续推进

  为持续营造浓厚精神文明创建氛围,东安社区积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两种学习模式、三种学习方法,组织开展线下集中学习,成立“青年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学习;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实现线上常态化自学,从而实现“两模式三步走”的特色学习模式,掀起了学习精神文明创建热潮。学习中以党的先进理论知识武装干部群众思想,有力促进了中央、省、市会议精神落地;把讲理论和讲政策、讲道理和讲故事同讲群众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能力素质有效提升

  从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入手,着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制定学习计划,安排重点学习篇目,开展好社区干部能力提升活动,抓好集中学习,注重分类指导。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体安排与时事相衔接学习内容,坚持人员、计划、内容、方法、时间“五到位”的基础上,围绕“六个结合”,即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原文通读与重点篇章精读相结合、坚持学习书本与学习先进典型相结合、坚持撰写心得体会与座谈交流相结合,坚持上好党课与观看电教片相结合、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上门送学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向辖区党员、居民传播党的新理论、新政策;通过红色讲坛、专题党课、红色影片展播、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活动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度,真正将党的声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尚的综合性宣传、教育与实践阵地。

  文明创建持续深化

  社区以市民学校、支部主题党日为平台,突出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有效提高居民群众的自身素质。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道德讲堂为载体,以辖区居民为对象,着眼居民需求,围绕“一月一主题”主题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情暖孤寡老人,志愿你我同行”爱心义诊志愿服务、“情暖寒冬送关怀,真情慰问暖人心”、“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书香浸润童年·阅读伴我成长”玫瑰书香沁人心,悦读悦美绽芳华”等主题活动45次,营造了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社区氛围。

  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线的禁毒、反邪教、气象、环保等主题宣传活动,利用重大节日、重大社会活动,广泛开展了“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图片大联展、“石榴籽籽心连心,携手共创团结情”、国防教育军事体验活动、“弘扬抗战精神,不忘抗战历史”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推动节日习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了以“欢乐闹元宵·浓浓邻里情” 、“文明祭扫·绿色清明”主题活动、“月满中秋,爱在邻里”趣味运动会、“花样生活,扇意生活”、“传承生肖文化,编织幸福人生”、“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活动7次。

  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开展主题教育及知识宣讲6次;开展道德讲堂2次,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增强了居民的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者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志愿者注册制度,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团队。目前社区共组建了党员、巾帼、环境保护等5支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志愿者注册共计600余人,开展了“践行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新风”“自建大院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共 25余次。

  动员和组织广大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外来务工子女”等志愿服务项目中去。通过结对帮扶送温暖、亲情陪伴等多种形式,营造“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有雷锋”的良好氛围。

  常态化开展“订单式”精准志愿服务。结合“互联共转”行动,按照群众实际需求,充分发扬“团结进步、互助友爱”的志愿服务精神,实行“订单式”志愿服务??沽嘶肪澄郎?、小家电维修、上门义诊、免费理发、政策宣传等精准志愿服务活动,居民需求得到满足,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

  下一步,东安社区将继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学习,加强学用转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来,凝心聚力深耕精神沃土,让社区遍开文明之花!(通讯员:屈兰 李鹏召)

责任编辑:曹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