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是市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围绕中心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从加强工作指导、严格管理考核、选树工作典型、打造亮点特色等方面入手,不断激发创建活力,助力打造民生幸福典范。
加强工作指导,提升文明创建整体水平。紧盯“为什么创、创什么、怎么创”这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和统筹协调职能,采取多种途径强化对创建工作的指导,让文明创建工作者“心中有底”。每年结合行业特点分批分次开展集中培训,让创建单位全面理解掌握文明创建的意义等,推动精神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各单位创建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扎实开展调研指导,分行业、分类别对创建单位进行调研指导,党政机关创建突出为民服务,窗口单位突出规范服务,社区镇村突出用心服务,全面提升创建质效。建强平台沟通指导,发挥好嘉峪关文明网、文明雄关宣传平台、文明创建工作QQ群等平台阵地作用,畅通服务渠道,及时发布文明创建重点工作,随时解答各单位创建中遇到的问题,常态化开展沟通交流,让创建信息体现便捷及时,更好地指导创建工作。
严格管理考核,提升文明创建工作实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市文明委制定《嘉峪关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等7个管理办法和《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动态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列出24条动态管理措施、4种惩戒办法,用科学管理规范创建工作,确保文明创建工作质量推动文明创建评选工作细化、量化和规范化,使创建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创建情况,通过降低创建标准、邀请“两新”组织等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等方式,激发“两新”组织创建工作创建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其从思想道德、职工素质、创建活动、创建满意度等方面开展创建活动,提升单位形象。
树立工作高标杆,提振文明创建精气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榜样学习,有利于推动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加强正面宣传力度是推动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创建典型模范带动作用,涌现出了市委老干部局、国家税务总局嘉峪关市税务局、文殊镇文殊村等17个“全国文明单位、镇村”,市财政局、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能源中心、镜铁区明珠社区等80个“省级文明单位、镇村”,市少儿图书馆、永乐社区等131个“市级文明单位、镇村”。在嘉峪关日报、嘉峪关电视台、嘉峪关市文明网、“文明雄关”公众号等媒体开设“文明创建这一年”“文明风采”集中宣传活动,使文明创建单位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引导更多的单位参与文明创建,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定期组织创建单位到国家级、省级、市级文明单位(社区、村)观摩学习,通过学习交流好的经验做法,激发文明创建活力,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打造亮点特色,展示文明单位品牌。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搭建工作平台是延伸文明创建空间的重要途径。创建单位依托创建载体平台,结合业务工作性质和特点,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创建活动,培育了市消防救援支队“先进典型培树工作计划”、市运管局“星星之火、爱心接送”志愿服务项目、市第五幼“阳光志愿服务队”、市邮管局“快递1+N”志愿服务项目、市图书馆“向日葵悦书堂”主题活动、祁连山水泥公司“党建+1225创新工程”等品牌??埂傲疗放剖餍蜗蟆贝唇ɑ疃?,让文明单位把荣誉大胆亮出来,展示新时代文明单位风采和形象,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不断强化文明创建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