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同城微信电话号码-400元3小时上门二维码,同城快餐500喝茶,51栖凤楼茶楼论坛最新消息

中国文明网加入收藏
友谊社区:“三力”促进文明实践全面开花
发表时间:2019-10-18   来源:嘉峪关文明网
打印    关闭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建设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友谊社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重点工程,突出党建统领,依托以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各类服务点,打造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体服务、文明实践等多种宣教、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建成了友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因地制宜制定了文明实践计划,凭借8个文明实践点和6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增强了文明实践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

  一、突出一个中心 增强文明实践号召力

  坚持以“党建统领”为中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明确树立“党建统领,文明实践”工作品牌。完善组织机构,突出党委领导,社区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任,统筹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实践所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建立健全阵地标识、活动场所、志愿队伍、台账资料等内容,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党建阵地,整合各类平台,实现文明实践有场所,使文明实践所成为引领思想认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的主阵地,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二、整合各类资源 增强文明实践凝聚力

  整合党建阵地资源打造文明实践所,实现文明实践活动有平台、有载体;

  利用远程教育、道德讲堂、职工书屋、党建文化广场、示范教育基地建立文明实践阵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托志愿服务,整合各类志愿者和队伍资源,实现文明实践有队伍。将党员志愿者理论宣讲团、文化体育宣传队、先进典型代表、乡贤五老等队伍整合进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充实壮大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实现社区文明实践有队伍,助推社区文明实践活动出成效。社区成立了理论宣讲、先进典型、“五老”等6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组成人员按照思想先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原则,注重吸收党员干部、道德模范、新乡贤、专业人才、百姓宣讲员等,总人数达50余名。

  三、抓好品牌活动 增强文明实践吸引力

  抓好文明实践活动,根据居民群众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重点做好“讲、评、帮、乐”,增强文明实践吸引力。

  “讲”,用声音实践。社区组建以各类先进典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老”人员、文艺骨干、专业技能人才等为主体的志愿宣讲队伍,摆事实,讲道理,突出“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组织友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利用“例会学习日”、主题党日、“道德讲堂”、“我们的节日”等各类活动为载体,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讲法治、讲道德、讲技能等,提高居民群众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

  “评”,用榜样实践。组织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举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文明楼栋、褒奖善行义举、曝光道德失范行为,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帮”,用服务实践。组织工作人员采取上门沟通交流、帮扶等方式,协调家庭邻里关系,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孤残老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友谊社区根据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打造“居民自主选择、社区牵线搭桥、党员主动认领”的互动式志愿服务模式,引进不同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便民服务活动,通过建立服务资源和服务需求双选机制,让专业和需求更好的结合,更快捷更方便的解决居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乐”,用文化实践。有计划地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培育文明新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利用道德讲堂、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党建文化广场等活动场地,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体活动,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和人际交往需求。如在道德讲堂开展“弘扬家庭美德倡导科学教子”“膝骨关节病知识讲座”,在党建主题广场举办以“邻里守望心连心,社区和谐一家亲”为主题的首届“邻里节”活动,“弘扬主旋律颂歌献给党”庆祝建党98周年暨“互联共转”文艺晚会,“我和我的祖国,经典诵读活动”等各类文明实践项目的成功开展,深受居民群众喜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何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