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同城微信电话号码-400元3小时上门二维码,同城快餐500喝茶,51栖凤楼茶楼论坛最新消息

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嘉峪关文明网首页 > 文明实践中心 > 阵地建设 > 实践所 > 新城镇实践所 > 新城镇动态
聚焦发力乡村振兴 弘扬共筑时代新风
发表时间:2019-09-20   来源:嘉峪关文明网
一键分享到:

  ——新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335”经验材料

  自全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新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始终坚持“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注重打造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明实践所,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构建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努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镇落地生根。具体做法是:

  一、建设机构队伍,形成“三定”综合网络

  新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2019年4月挂牌成立,成立以来,镇主要领导和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料的配备完善,阵地建设逐步完善。一是确定组织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成立新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为成员。为保障工作顺利实施,将镇精神文明干事纳入成员范围,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指定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建设管理工作。指导全镇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站成立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名。二是规定活动场所,设置醒目标识。充分利用镇会议室、村党建室等功能室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试点站固定场所,截止目前,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试点站活动阵地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所、站阵地标识牌已全部悬挂。2019年5月,配合市文明办指导野麻湾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揭牌仪式,确保阵地有名称、有标识。目前已设计新时代文明实践logo标志9个,功能室布展2个。三是制定管理制度,建立活动资料。为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工作有效落实,规范工作开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新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管理规范》《新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人员守则》《新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参加人员守则》《新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管理规范》以及规范的活动流程图。为确保制度醒目,便于参加学习、活动的人员学习了解,镇实践所、村试点实践站均已将各项制度进行上墙宣传,设置宣传墙3面,投入资金5000余元。同时对开展的宣传宣讲等活动建立文字、图片资料并利用网络进行广泛宣传。

  二、充实主体力量,开展“三摸”明确底数

  摸清底数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新城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过程中注重摸清现有服务、资源、政策等基本情况,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奠定基础。一是摸清志愿服务和阵地底数。截至目前,新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现有嘉峪关志愿者注册登记平台注册人数45人,现有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环境卫生整治、农村节庆活动服务、农户“一折通”信息摸底、农村扫黑除恶知识宣传等方面的内容,覆盖人群主要为镇机关干部职工。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队8支,注册人数1238人。现有的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活动等各类基层阵地8个。二是摸清特色资源和项目底数?;诰蚺┐逄厣菹形幕试?,不断激发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全镇现有乡村地蹦、五粮酿酒、生态西瓜、湿地美景、姐妹烧壳、休闲烧烤、农村集市等农村特色资源近10个。认真梳理涉农服务项目,带动全镇文明实践活动水平的整体提升,针对群众满意和需求度,积极申请争取市级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加大优质项目供给,现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双促双增”精准帮扶等涉农服务项目多个,主要涉及内容包括农村各类知识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三是摸清优惠政策和措施底数。认真梳理中央、省、市在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进一步整合盘活阵地、人才、资金等资源力量,发挥政策措施的最大功效。全镇现有各级农村优惠政策措施10余个。

  三、着眼综合提升, 抓实“五类”服务内容

  新城镇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阵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努力发挥多种服务作用。一是组织开展科学理论学习。注重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党的理论、扫黑除恶、党建标准化等知识学习,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宣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重要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4月份以来,共组织党员干部各类学习40余次,累计参加220余人次。二是宣传普及党的惠农政策。结合镇情农情,为保障党的惠农强农各项政策落实,确保全镇党员干部领会、掌握、吃透党的为民服务政策,新城镇注重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达到人人皆知,助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同时广泛开展征兵工作宣传,讲解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知识,引导党员群众自觉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形成浓郁的爱国热情。三是强化主流价值教育引导。在教育、引导镇机关党员干部的同时,注重指导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站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宣传墙,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民群众中入脑入心、自觉践行。利用农家书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四是举办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节。充分利用全镇五粮酿酒、生态西瓜、湿地美景、姐妹烧壳、休闲烧烤、农村集市等现有特色资源,主办野麻湾西瓜、长寿泥沟、新城大集等文化旅游节6个,帮助农户销售西瓜、烧壳等各类农产品,累计增加农民收入约40余万元。在助农增收的同时,广泛宣传镇域现有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五是持续弘扬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继续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农村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指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婚丧喜庆事宜的具体操办标准》和红白事村级报备制度,村民思想观念得到持续转变,提高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全镇文明风尚得到牢固树立。2019年5月,全镇申报市级文明家庭26户。(徐小龙)

责任编辑:何志兵
W020170921622147172265.jpg
W02022080538244113260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