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新华社区以居民所需所盼为导向,以聚焦“凝聚居民、引导居民、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为居民汲取知识的“新课堂”、开展文体活动的“大舞台”、进行爱心互助的“好帮手”、倡导移风易俗的“加油站”,促进文明实践遍地开花,共同营造和谐温馨、文明向上的辖区环境。
开展理论宣讲 铸牢“思想魂”
社区充分利用“啄木鸟”志愿服务队、“小马扎”宣讲队等队伍,组织“大党委”成员单位党员干部、党支部书记、道德模范、“三官一律一所”等人员用通俗语言解读新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向居民宣讲政策、分析案例、阐述观点,与辖区居民零距离交流,精准把握宣讲的侧重点和切入点,让党的“好声音”、惠民政策源源不断传到居民群众的“心坎”??古乃脱厦呕疃?, 让居民在“家门口”学理论、学政策,截至目前,开展“小马扎”宣讲6次,各类知识宣讲50次,送学上门25次,微信平台转发各类政策信息200余条。
弘扬奉献精神 点亮“志愿红”
社区始终把化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忧心事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落脚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同“我为居民办实事”相结合,广泛聚集“互联共转”单位、“大党委”成员单位、居委会、业委会、“三官一律一所”等下沉社区的各类服务力量,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整治、爱心义诊、关爱帮扶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建立“五岗连心”志愿服务模式,设立3个“党员先锋岗”,做文明实践的“先行者”、志愿服务的“实干者”、服务居民的“连心桥”,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联合物业、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小区内铺设天然气管道、上下水管道堵塞、安装路灯等问题15件,搭建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桥梁,助力文明实践工作再提质、人居环境再提升、文明底色再提亮。
丰富文化生活 涵养“精气神”
以“实践所搭台、居民唱戏”的做法,让广大居民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角。按照阵地共享和一室多用的原则,利用党员活动室、新悦享书屋、未成年人活动室、棋牌室、文化广场等现有活动阵地,围绕“春节之喜庆”“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等节日主题,编排居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丰富居民文化娱乐生活。同时,社区组建了合唱队、舞蹈队、模特队、非洲鼓队等多支文艺团队,催生居民的文体活动创编能力,极大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先后开展“读书点亮生活”“非遗编织花篮”“七一颂党恩”“七夕剪纸”“重阳暖心”等文艺活动8次,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倡导移风易俗 营造“新风气”
社区常态化将重点工作与移风易俗工作相结合,把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头作用作为着力点,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居民群众全面养成“爱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卫生、文明用餐、文明出行、文明祭祀、文明养犬”的好习惯。同时充分发挥可感可触、可敬可学、能评能议的榜样力量,邀请市总工会劳模团队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宣讲活动2场次,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以道德的力量推动移风易俗,让移风易俗入眼入耳,让文明风尚入脑入心。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20余次,覆盖居民20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