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同城微信电话号码-400元3小时上门二维码,同城快餐500喝茶,51栖凤楼茶楼论坛最新消息

中国文明网加入收藏
打造“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发表时间:2020-12-18   来源:嘉峪关文明网
打印    关闭

  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聚焦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在河口村开办全市首家孝老饭庄,为73岁以上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解除老人子女外出务工顾虑,全力打造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积极营造弘扬孝心、崇尚孝道的良好风尚。

  建强阵地抓运行。申请民政专项资金50余万元,按照“一站式”服务理念,利用原河口村小学一楼闲置房屋,积极打造“一堂一馆一场一庄一中心”,通过内外装修、配备餐椅厨具、融入孝老元素,设置厨房、餐厅、棋牌室、休闲室、孝贤馆,配套电视、棋牌桌、健身器材等设备,组织老人餐后活动娱乐、相互陪伴,建成集用餐、休息、康养、娱乐为一体的实用型养老服务中心,真正做到让老人开心、子女安心。孝老饭庄实行村干部、后厨人员、志愿者“1+1+N”在岗服务制度,即固定1名村干部依托本地高原夏菜种植优势做好食材采购,聘请1名本村经验丰富厨师通过营养搭配做好老人每日菜品烹制,安排1-2名党员群众志愿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老人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舒心。自2019年8月运营以来,累计服务老人1300余人次。

  规范管理保长效。建立以子女供养为基础、财政扶持为补助、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孝善资金,成立村级孝善基金会,实施“三统一、两保障”(统一缴费标准、统一餐费标准、统一管理模式,保障运营基础,保障运营质量)工作法。一是统一缴费标准,即根据不同老人生活状况共设置A(85岁以上老人)、B(80岁以上老人)、C(75岁以上)、D(73岁以上)四类缴费标准,分别按照每人每月子女自愿缴纳22元、44元、80元、130元,激活政府补助220元、176元、50元。二是统一餐费标准,按照子女供养、财政扶持、村委会配套、社会捐助的模式,每位老人每餐可享受到12元标准的爱心午餐。三是统一管理办法,由村委会统一筹集、管理、公示。截至目前,通过财政补助、子女缴纳、社会捐助等多元筹集共筹村级孝善资金35万元。

  优化服务促提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以村三委班子成员、村级后备干部、党员骨干等为主体组建“孝善志愿服务队”,以尊老尽孝为主题常态化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孤寡、贫困、高龄、残疾等老人家中,开展节日陪伴、卫生清扫、事项代办、慰问关怀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建立养老服务联动机制,有效利用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文化广场、“幸福苑”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广泛开展时政宣讲、义诊巡诊、健康养生、文体娱乐、科普宣传等活动,把“将就”的午餐时间变成了充满欢声笑语的茶话会,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余场次,受益群众600余人(次)。

  启示与思考

  一是加强人员资金配备,确保常态化运行。根据孝老饭庄运营情况,多途径、多渠道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加人员配备和资金来源,保证饭庄服务人员相对稳定,菜品营养搭配科学健康,服务质量逐步提升。

  二是要提高普通群众参与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设计开展“我为父母做顿饭”“我给老人送温暖”等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有益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引导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使群众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受益、在受益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三是征集群众故事,丰富文明实践内容。在孝老饭庄、乡村记忆馆、红色记忆馆开展好家风故事、孝老爱亲故事、身边好人故事征集,聘请本地群众作为讲解员,以亲身经历、身边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讲好乡村孝道故事,用群众的智慧丰富孝老爱亲文明实践内容。

责任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