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同城微信电话号码-400元3小时上门二维码,同城快餐500喝茶,51栖凤楼茶楼论坛最新消息

中国文明网加入收藏
梅建国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
发表时间:2024-08-20   来源:嘉峪关文明网
打印    关闭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每天做着平凡的事,关爱村民,美化家园,体察民情,移风易俗,从一名普通群众一步步成长为出色的基层工作“百晓通”。他叫梅建国,嘉峪关市“甘肃好人”梅建国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负责人,现任嘉峪关市文殊镇塔湾村村委会主任。

  勇于担当 带动村民致富

  2013年,早在梅建国担任塔湾村村委会文书时,他就带头成立了塔湾村党总支志愿者服务队,后被选任塔湾村村委会主任,他白天带队处理日常工作,傍晚走村串户,了解群众心声,足迹遍布了塔湾村的每一寸土地。虽是简单的走访调查,却能温暖百姓的一颗心,平添了群众对这位年轻干部的信任。

  平时,他有写“民情日记”的习惯,随时随地把看到的、听到的有关民情和村民的想法记录在本子上,及时想办法为群众解难题。

  2017年,全市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和农村实际情况,有几户农户多占集体地并修建了后院,侵占了规划内的道路。群众都在观望,局面很被动,梅建国每天往这几户家里跑,逐个做思想工作,一次次地讲政策、做动员,最终感化了他们。后院拆除时,他第一个爬上墙头开干,圈舍拆除时他一下子踩空,腿上被树枝瓦砾划出了一道深深的血口子,但他笑笑说:“没事的,小伤口,继续干?!?/p>

  梅建国积极推进制种产业发展,引入拉曼南瓜作为“主力”进行推广,经历了试种期、提升期、稳产期,直至今天的稳收期。现在亩收入基本保证5000元以上,高产农户可达7000元以上,拉曼南瓜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他还帮助农户引进架豆、西红柿、胡萝卜等新型制种作物,试种网式甜椒等科技项目,为农业增产、村民增收拓宽了道路。此外,他不断探索乡村“自我造血”模式,筹建西门塔尔肉牛养殖场、塔湾村“嘉农殊味”农产品加工车间,叫响了“塔湾村西梅”“塔湾村烧壳子”等特色品牌,带活了村内经济。

  创新宣讲 引领文明风尚

  一个人、一小部分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有更大能力去帮助别人,定是要靠大家伙的力量。为不断延伸服务半径和效应,梅建国于2023年底筹备组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移风易俗类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该工作室是嘉峪关市将项目选址向基层、村镇延伸后打造的第一个移风易俗类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一经成立便吸引了60多名农村党员、村组干部、妇女干部及乡贤能人等社会志愿者参与。他们多是一群村里成长的汉子,有着大地一样的情怀和一颗淳朴善良的心。

  梅建国移风易俗类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场所设置明亮洁净,上墙制度、工作台账规范,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生机勃勃,工作机制、活动开展有条不紊。工作室积极探索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项目,持续创新宣讲方式,通过开设“小板凳课堂”,紧扣理论政策重点、社会活动热点和老百姓的关注点,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用“大众语”“方言”“家?;啊苯采肀呷?、身边事,用“小故事”传递“大情怀”。梅建国总说,我们把党旗插到哪里,阵地就在哪里。作为嘉峪关市青年宣讲团成员,梅建国利用双休日深入各村各队开展理论宣讲。在他工作室的引领下,塔湾村成功打造出“红色圆周率”党建品牌,开创“小板凳课堂”“老党员讲身边故事”等系列活动,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党支部的“思想大餐”,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

  不仅如此,梅建国还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创建了嘉峪关市首家乡村博物馆——“乡村记忆馆”,将塔湾村几十年来的乡土变迁浓缩为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场景,通过展示旧时生产生活图片、村落发展历史、村内名人乡贤等内容,将红色文化融入宣讲之中,让群众在参观学习中深化对党的理论的认同和理解。他担任该馆长的同时也担任讲解员,每年接待游客一万余人。每年“七一”前后,他每天接待4、5场次,针对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等相关内容开展志愿宣讲活动。

  传统的面对面宣讲辐射面有限,梅建国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宣讲渠道。他注册了“村官梅子”抖音账号,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宣讲视频和文章,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接受党的理论。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梅建国带领团队开展了多次理论宣讲活动,宣出特色,讲到深处,不仅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还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文明实践 展现“好人”风采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目春风。工作室紧盯移风易俗领域,围绕抵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等重点工作,成立七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构建了“五会一规”村民自治体系,充分发挥协调发力、融合互促的乘数效应,分领域开展“新春赶大集?文化惠民演出”“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清洁美丽新家园?相约美好新农村”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工作室已成功举办了18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惠及群众超过1000人次。

  工作室依托乡镇、村组宣传栏、文化墙、文化长廊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刊发“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等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活动阵地,组织文明创建、理论宣讲志愿者和“名嘴”宣讲志愿者,深入乡镇、村组等广泛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弘扬时代新风等主题宣讲活动6场次。把移风易俗普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普及法律法规,引导村民群众在点滴小事中追求文明、向上向善,充分发挥了好人工作室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倡树新风的榜样带动作用。下一步,工作室将持续推动“好人工作室”成为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前沿阵地,带动更多身边人积极投身到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行动中来,努力将“好人工作室”培育成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

  榜样之光,灿若星河。每个“好人”都是一个精神坐标。梅 建 国说:“我将带领好人工作室,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移风易俗工作、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积极践行主流价值,持续发挥‘甘肃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影响力,深化‘好人效应’,推动典型选树与文明实践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发展,为嘉峪关市打造民生幸福典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作出更大贡献,为嘉峪关城乡文明建设添砖加瓦?!?/p>

责任编辑:曹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