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雄关街道昌盛社区把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用全新的理念来谋划,用超常的举措去推动,用全新的模式去实践,推出了“搭把手的温暖让生活更美好”志愿服务在社区,打造出深受群众欢迎的优质、便捷和满意服务。
一、强化“搭把手的温暖”队伍建设,夯实服务基础
社区将志愿服务与创新治理结合起来,建立完善了志愿服务招募制度、培训制度和回馈制度,将招募志愿者活动纳入常态化工作,使社区志愿者队伍得到了极大地规范。
目前成立了“昌盛响理”“昌盛工匠”“昌盛育苗”“昌盛守望”“昌盛和美”5支志愿服务队,登记在册志愿者962名,围绕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以志愿服务加强社区人文关怀,推动道德建设,最大限度提升空巢、独居、残疾家庭的幸福指数,搭建未成年人和乐成长的公益课堂,以服务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运作,带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良好社风民风。发挥“昌盛响理”志愿服务队依托社区“初心课堂”宣讲理论政策,“昌盛工匠”志愿服务队为居民剪发、家电维修等服务,“昌盛育苗”志愿服务队为青少年成长提供思想道德教育关怀,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昌盛守望”志愿服务队以文明风尚示范带动关爱自然实践行为,“昌盛和美”志愿服务队以丰富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和调节居民矛盾纠纷等更有特色的组织优势、人力优势开展常态化服务。
二、聚焦“搭把手的温暖”品牌内涵,深化优质服务
以网格为单位,围绕绿色环保、心理疏导、法律服务、文明劝导、医疗保健等内容开展无缝隙服务,切实做到服务的网格化和精细化。在日常的网格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创新形式,为更好解决辖区空巢、独居老人生活不便、情感孤独等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关爱让老年人群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的呵护,做到急老人所急、想老人所想。一是由社区工匠志愿服务队每季度为辖区老年人开展一次理发。二是在节日期间策划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节日文化活动期间为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三是志愿者对辖区困难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体定期走访。四是志愿者每周一次对社区老年活动队指导唱歌、舞蹈编排、健身等方面进行指导,丰富和培育老年人健身娱乐项目。在开展未成年人志愿服务中,把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环保生态、品味阅读常态化融入进来,以互动互融组织活动12期,慰问困难儿童3人。
三、精细“搭把手的温暖”窗口服务,提升优质服务
社区设立了志愿服务岗,推行一双手、二站立的“12345”工作法,提出服务居民“十心”工作要求,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社情传达、事务办理、纠纷调解等全方位志愿服务,提倡志愿服务不休假,由值班以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志愿者及时办理居民的需求,确保“贴心窗口志愿服务”365天不间断。社区还特聘了法律顾问、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心理咨询和辅导志愿者,成立了社区党员先锋志愿者队伍和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及时有效地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权益维护、心理困惑、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四、丰富“搭把手的温暖”文化供给,丰润道德滋养
社区以各社会组织为依托,以节假日为时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春有健康趣味运动、夏有睦邻文化晚会、秋有红色传唱、冬有手工编织才艺展示等,营造了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广场、节日文化和家庭文化,形成了“月月有主题、天天有活动”良好局面。结合“我们的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主题活动,社区组织有文化艺术特长的志愿者开展唱红歌、诵读经典、联谊联欢、才艺展示等志愿服务,组织体育志愿者开展科学健身志愿服务,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在春节、端午节、“七一”、中秋节、“十一”等节日,都会为居民献上精彩的志愿演出节目,让居民天天都有新生活。
志愿服务无止境,需要长期不懈、持之以恒的抓下去,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今后社区将进一步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着重在志愿服务的长度、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以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为使命,不负重托,孜孜以求,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上求创新,在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各类需求上求进步,为居民群众创造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众有所乐、文明康乐、和谐安定的幸福和谐新社区而努力奋斗。